克罗地亚队为何像夺冠一样庆祝?莫德里奇眼中的少年影子令人动容
那世界杯颁奖盛典上,一帮小家伙身穿格子衫,抢尽了风头,比夺冠的队伍还耀眼。他们可不是在踢球,简直是在拆散球场。
魔笛家的熊孩子
莫德里奇把奖牌往女儿脖子上一挂,他那儿子伊万诺就撒丫子跑了。这画面,感觉有点眼熟——记得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,那时候这小家伙领奖时也是全场乱窜。转眼四年,老爹的脸上皱纹都多了几道,可这小子拆台的本事是越练越溜。我寻思,这小子要是改行练短跑,说不定真能拿块奖牌。
颁奖台那摄影师肯定心里骂娘。镜头刚调好,就看见个金光闪闪的脑后勺。这要是平时,那不配合的顾客早就被拉黑了。可谁让人家是世界杯季军那家的公子?最后,照片里那魔笛抱着小公主,笑得一脸慈父模样,背景里还隐约有个模糊的奔跑身影。
科瓦契奇家的碰碰车
那8号球星的娃儿,才两岁,穿着那件特制的球衣在场子上蹦跶。谁承想,一个横冲直撞的小丫头片子直接给撞趴下了,现场那叫一个热闹,简直就像个碰碰车游乐场。你说这帮当爹妈的,心也真是够大的,也不担心自己的孩子把草坪给踩秃了。镜头还专门给了一个特写,全世界的观众都看着这两个小家伙上演了一出“撞车-懵逼-傻笑”的好戏。
换成咱们国内的社区广场,那早就让大妈们团团围住,评头论足了。可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,愣是拍出了满屏的童真趣味。我觉得国际足联明年得弄个“最佳萌娃奖”,颁奖词我都想好了:得感谢你们这些小家伙,用你们摔跤的姿势,给输球的观众们带来了一丝安慰。
巴尔干幼儿园开课
颁奖大会刚散场,场地上还有二十来个穿格子衫的小家伙。大的学C罗来个倒挂金钩,小的追着球在地上打滚。要是不看清楚,还以为克罗地亚足协在搞团建活动,任务就是“谁家的熊孩子最后离开,奖励一箱尿不湿”。
这摩洛哥的家伙估计心情挺糟糕:咱输球就算了,可这更衣室里还得忍受隔壁那小屁孩嚎叫半小时。你说说,这国际足联是不是该退门票钱?咱这本来是三四名决赛,怎么转眼就成亲子运动会了?
格子衫祖传染色体
克罗地亚这地儿真逗,人没朝阳区的多,却成了足球狂热分子的摇篮。瞧那些球迷,不远万里飞到卡塔尔,就干这三件事:唱国歌、喷裁判、秀娃。还有个大叔拿的横幅,绝了!他说:“我爷爷看98年世界杯,我爸看18年世界杯,现在我带儿子看22年世界杯。”
这哪儿是来观战,简直就像是在搞直销。我看国际足联真该给他们颁发个“最佳直销团队奖”,口号都有了:加入这个队伍,后代子孙永不断绝。
达利奇的凡尔赛
赛后老大哥一番话,简直比凡尔赛还凡尔赛:"咱们这小地方..."这叫小地方?六届世界杯下来,拿过两回季军,还有一次亚军。要是按成绩算,那可就是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,还非得说自己"智商低"。
最让人火大的是,他们居然没吹牛。全国加起来就那么三十来个踢球的,连打两桌麻将都挺难的。要是在咱们国足,早就把“人口基数论”挂出来当护身符了。我提议克罗地亚申遗的时候,再加一项:怎么用四百万人口压垮十四亿人的智慧。
未完待续的诅咒
瞧着那帮场上疯跑的小子,我突然悟出了克罗地亚的绝招。98年的那拨球员带出了18年的魔笛,现在这魔笛又忙着给2046年的克罗地亚队培养未来的队长。原来,他们踢球是讲究师徒传承,专挑自家孩子下手,这可真是坑娃专业户。
这帮小家伙,从小就在球场上被爹妈按着练。别人家的孩子玩积木,他们却在踢点球;别人家的孩子背古诗,他们却在记战术板。这事,得让国际儿童组织来好好查查:这算不算一种特殊的“鸡娃”方式?
这问题可真是够呛:要是换做是你家娃儿挑,他是想当中国队的铁杆粉丝,还是甘愿当克罗地亚队的球童?
合作伙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