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最伟大女建筑师扎哈-哈迪德去世!她的设计为何备受争议?
65岁的时候离世了,这位建筑界的厉害女人走得挺意外,她设计的建筑老是跟科幻片场景似的,如今她自己也成历史了。
建筑界的异类
扎哈·哈迪德设计的建筑,从来都不是规规矩矩呈方形的。瞧瞧广州大剧院那造型,好似被陨石撞击过一般。2004年,她荣获普利兹克奖,评委会称这是在给“建筑界最大胆的想象力”颁奖。
她在伊拉克呱呱坠地,随后跑到英国厮混。伦敦奥运会的游泳馆,其屋顶呈波浪形状,据说灵感源自她目睹一条浴巾掉落地面。这般脑回路,常人着实难以理解。
日本人的集体抗议
东京奥组委起初邀请她设计主场馆,日本建筑界听闻后集体闹翻了天。安藤忠雄带领一群人联名表示反对,称这个设计过于夸张,模样好似一只被压扁的乌龟。最终,日本人宁愿支付违约金,也不采用这个方案。
后来这个场馆由隈研吾设计,如今东京人把它称作“木制便当盒”。扎哈的设计倘若真的建成,或许能成为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,尽管可能会遮挡住周围居民楼的光线。
卡塔尔的临时球场
2022年世界杯的那个球场是她设计的,最厉害的是比赛时能容纳4.5万人,赛后还能拆掉2.5万个座位,卡塔尔人说这是环保,依我看这就是典型的有钱爱咋咋地。
这个球场从远处看,就好似沙漠当中的钻石,从近处瞧,仿佛是被捏得变了形的自行车头盔。然而跟她的其他作品相比较,这个算是比较低调的,起码不会让人有“这楼会不会突然飞起来”这样的错觉。
中国的疯狂建筑
中国或许是最钟情扎哈作品的国度。北京望京SOHO有三栋楼,被网友调侃为“三坨巨型肥皂”。上海凌空SOHO更似一堆被熊孩子弄弯的薯片 。
最厉害的是广州大剧院,门口常年都有游客摆拍“托举”的姿势。保安讲每天得制止起码20个想要爬上去拍照的网红。这些建筑要是放在别的城市,可能会被投诉,然而在中国却反倒成了地标。
甲方爸爸的噩梦
扎哈的工作室特别难弄,听说修改方案得加收百分之四十的费用。北京有个开发商抱怨,就银河SOHO的曲线,改了八十七稿,最终造价是普通写字楼的三倍。
但让人纳闷的是,越是价格高的项目,越喜欢找她做。也许老板们认为,花大笔钱打造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建筑,才跟自己的身份相匹配。反正到最后掏钱付款的不是他们,而是买房子的普通民众。
争议从未停止
有人讲她的设计堪称艺术,有人称纯粹就是浪费钱。伦敦的那个水上中心耗费了2.69亿英镑,赛后进行改造还得花费3000万。英国纳税人足足骂了三年 。
但必须得承认,她改变了人们对于建筑的认知。如今看到歪七扭八的大楼,第一反应都是“这该不会是扎哈设计的”。虽说大部分时候都猜对了。
你们觉着扎哈设计的建筑,到底是天才搞出来的作品,还是有钱人拿来消遣的玩物?要是让扎哈来设计你家所在的小区,你会连夜就搬走,还是天天拍照然后发到朋友圈里?
合作伙伴